1960中国人民银行发生了一起惊天大案,一名男子冒充周总理的签名,在银行骗取了20万现金。
周总理得知此事后极为震怒,下令一定要严查此事,公安部部长亲自带队,仅用10天时间就抓获了凶手。
一位身穿灰色呢大衣,瘦瘦高高的中年男子将一个印有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”字样的大信封放到桌子上。
办事员看着眼前从容不迫的人,又仔细看了看信封里面放着的文件,确认没问题后在指定地方签了字,将文件送到行长办公室。
当天行长正好有事外出,秘书接过文件后,打开后就看见一封周总理亲笔批示的公函:
“总理:主席办公室来电线点西藏活佛组织讲经会,会有中外记者前来参加拍摄纪录片,主席嘱拨一些款子用来修缮寺庙,这样做才能够证明我们对少数民族和宗教的政策。”
“为避免资本主义国家记者造谣生事,请务必将钱换成旧货币,包装要好看一些。”
秘书看见内容后不敢有一丝怠慢,立刻给行长汇报情况,行长得知消息后,让秘书确认文件没问题后,就立刻下令准备钱。
当时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了,秘书虽然有些怀疑,但仔细看了看那个潇洒的签名后,由于时间紧迫,就立刻组织人们行动起来。
秘书立刻打电话给银行分局,让他们半个小时之内准备20万现金,自己也在银行准备着旧货币,当时在京主持工作的就是计划研究局王局长。
秘书将急件送到王局长办公室,局长查看后正怀疑这么大一笔钱为啥不经财务之手,就在这时电话的响声打断的他的思绪。
电话那头称自己是“总理办公室”来询问进度的,并且让他们将准备好的钱交给一个名叫“赵全一”的手上,他会代为转交。
王局长听到这话后,立刻去银行帮忙,就害怕误了事,全银行的人集体行动终于根据相关要求整理好两袋的钱。
赵全一接过钱之后,从兜里拿出一个写有“总理办公室介绍信”的信封交给了他们,朱科长见到信之后,为了保险又让他打了个收条。
他从本子上撕下一张纸,写了一个受到20万元现金的收条,朱科长将介绍信和收条保存好,终于送了一口气,目送着赵全一离开。
几天后行长回京,和王副局长确认了拨款的事情,他觉得应给总理请示这笔钱该如何入账,他拨通了总理办公室的电话。
总理办公室听到这一条消息后一头雾水,表示总理从来就没下达过拨款20万的指示。
银行得知消息后也慌了,毕竟20万可不是个小数目,他们让总理办公室再确认一下,办公室反复确认之后,总理真的没有下达过这样的指示。
行长立刻带着当时送过来的文件到总理办公室确认,办公室的人接到文件后,表示这里根本就没有叫赵全一的人。
这下众人才反应过来他们被骗子耍得团团转,这一条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周总理的耳朵里,周总理得知后大发雷霆,立刻下令公安部门严查此事。
公安部门接到命令后,了解了这件事的严重性,立刻做出行动,为了尽快抓到凶手,他们掀起了一场“全动”,号召全体人民积极提供线索。
公安部门分成了三组,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寻找线索,第一组去银行找和嫌疑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弄清嫌疑人的体貌特征。
第二组人员去交接地点进行勘察,并且立刻封锁附近的道路,对附近人员做出详细的调查询问。
公安部门全体人员都在为这件事忙得不可开交,但他们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后,并未曾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,唯一调查的结果就是这一个信封是之前的旧信封。
技术部门发现这个信封是1959年生产的牛皮纸信封,上面之前的字迹都已经被刮掉,他们原本想要将上面的字迹恢复,这样能缩小调查范围。
但是处理笔记的人太过细致,他将上面的字迹清除得一干二净,根本没办法还原,这条路行不通,他们就从写字用的墨水入手,可这种墨水很多单位都在使用。
眼看着线索到这里就又断了,公安局里人们都唉声叹气,不了解这一个案子该从何下手,这时,去现场勘察的两组人员带来了好消息。
警察通过银行人员的口供和走访周围群众和,成功画出了嫌疑人的长相,有了这个画像后,他们立刻将这个画像复印了很多分,并且贴在了大街小巷。
这时技术科的人员猛地发现,这个信纸是十五行横格,并且中间有鱼尾样式的装订线年就不在市面上流通,目前只有国家机关内部在使用。
这个发现为案件侦破带来了很大的突破口,他们立刻将调查重心放在了国家机关内部的会计和财务身上。
他们带上信封里的原件,到这些部门一个个进行比对,技术部门对内部的办公用纸进行逐一排查。
很快技术部的人员发现,嫌疑人使用的信纸和外贸部的十分相似,这个线索让案件的迷雾又拨开了一些。
当时公安部门一共接到了1857多条线索,但是赵全一没抓到,却意外破获了169起当地的案件。
1960年的一天,警局来了一位公交车的乘务员,她给警局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,她在车上检票的时候,看见一个和嫌疑人体貌特征十分像的男子,他下车后直接进了外贸部的大门。
这个线索和之前技术部门的线索正好重合,他们立刻对外贸部的所有人员的档案进行逐一排查。
公安部门的人一整夜都没有合眼,但还是未曾发现任何线索,第二天一大早保卫科科长紧急送来了一份名叫王倬的文件。
这下可算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,他们本想直接进行抓捕,但科长害怕打草惊蛇,害怕他有其他同伙,也害怕他把赃款销毁。
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他们立刻开会讨论抓捕计划,先对王倬周边的人际关系进行排查,发现他案发当天并没有来上班,而是请假带母亲去医院。
但是医院并没有王倬母亲看病的记录,这下他就有了充足的作案时间,证据确凿,接下来就要对他进行抓捕。
早在几天前警方贴出通缉令的时候,王倬就已经十分慌了,当晚他就回家去把屋子里放着的两麻袋现金都托了出来。
刚开始他打算将这些钱分开藏在家里,后来他发现家里只能藏起来一小部分,剩下的根本藏不住。
王倬坐在院子里看着两袋子钱发愁,但时间不等人,他要是不把这笔钱藏起来,警察早晚都会找到这里。
他思来想去,实在没有很好的方法了,只好在院子里支持个火炉,趁着夜深人静开始将一把一把的钱往火炉里扔。
当时王倬害怕自己的行为暴露,白天的时候准时到单位报道上班,在单位得知了警方已经更进一步掌握了线索,他心里的慌张又加重了几分。
他白天打探消息,晚上就回家烧人民币,就这样连续烧了几天,他发现人民币减少的速度太慢了,眼看警方就要查到自己了,实在没办法他只好将剩余的钱都埋在了煤球堆下。
王倬将钱埋好后,仔细地检查了一边,确定没有破绽后才安心回屋睡觉,但他不知道的是,警察正开车往这里敢,打算趁着夜深进行抓捕。
深夜,警方到达后立刻在外围进行布控,一队人在门外进行把手,另一队人翻墙进去进行抓捕。
一生令下,全员开始行动,屋内睡得正香的王倬被外面的声音吵醒,他刚想起身前去查看,就直接被破门而入的警察控制住手脚。
王倬被带到院子里,警方站在他对面,让他交代把钱藏哪了,但不管怎么逼问,他始终都不开代实情。
王倬站在院子里,看着警察仔细的搜寻,心虚的朝煤球堆看了一眼,这个眼神正好被警方看见,他拿起院子里的铁锹,掀开煤球堆上盖的布,发现下方的土是有翻动过的痕迹。
他用铲子将土一点点挖开,果然发现了下面藏着的两麻袋的钱,人赃俱获,王倬直接被带上警车送到了警局。
王倬被带回警局后,清楚自己已经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,在审讯室里十分自觉地交代了作案的手法和过程。
王倬在解放之前,就一直幻想着自己能一夜暴富,从此过上富裕的日子,但他并没有等到富贵日子,而是等来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。
受到灾害的影响,各方面物资都十分匮乏,国家就响应大家节约世界资源,但是王倬却不想和人们一起过这种“勒紧裤腰带”的日子,从这时起,他就开始想各种办法捞钱。
当时周总理正好在外贸部传达了外贸计划,这下王倬发现周总理什么都管,他脑海里直接就呈现了一个完美的计划——冒充周总理签字。
但周总理的那个笔记,一般人可完全模仿不出来,王倬之前学过书法,他为了模仿好周总理的笔迹,找来很多资料,每天在家一练就是一夜。
他就这样连了好几天的时间,终于将周总理的笔记练会,接下来就要解决签名的问题,他找到报纸上周恩来的题词,专门练习签名的那部分。
王倬正因自己书法的底子,短短一个月的时间,就已经能写出以假乱真的周总理的笔迹,字迹问题解决完之后,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印章。
为了获得公章,他专门买来了刻章的材料,在单位翻找出来一个公章,照着上面的内容开始一点点的刻。
用来包装的信封,则是他在单位找到的之前的旧信封,他拿出小刀将上面的字轻轻刮掉,没用多长时间就将上面的文字完全清楚干净。
一切准备就绪,王倬就开始书写信件内容,为了写好签名,他打了好几版草稿,最终写上的时候已经几乎接近完美。
写好后,他将信件小心翼翼的装进信封里,有十分仔细的将信封粘起来,只要不仔细看,几乎看不出来这个信封已经被用过了一次。
王倬看着自己的杰作,内心充满了信心,相信自身的计划一定能圆满完成,第二天他专门和单位请了假,在家等待着太阳下山。
傍晚时分,他将自己打扮得十分体面,不慌不忙地走进了中国人民银行,但他没想到的是,这样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却因为一个化名而彻底暴露。
案件发生到王倬被抓,一共就用了10天时间,案件成功侦破之后,公安局局长亲自设宴,好好犒劳一下所有人。
1960年7月28日公开审理这一案件,王倬犯反革命诈骗罪,被判死刑,立刻执行,而他的母亲也跟着遭殃,因包庇罪被判15年有期徒刑。
正所谓损人不利己,王倬因自己的贪婪,不仅把自己搭进去了,还把自己的母亲也送了进去。
当时王倬拿到这20万之后,心里十分不安,虽然嘴上说着要带母亲过富裕日子,但他看着这些钱也不敢拿出去挥霍。
还没等钱在手里捂热乎,看见了通缉令,这下他更加提心吊胆,只好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。
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,如果他当时没有动这个歪心思,就不会失去性命,但是所有都来不及了,他只能接受这一切所带来的后果。
做任何事之前都要三思而后行,想清楚这件事所带来的后果自己是不是承担得起,任何违法的事情一定别做。
王倬的故事就是想告诉我们,一定要依法行事,这样才可以维护好社会的秩序,才能保护好人们的安全。
我们这个社会为何会越来越好,就是因为法律的逐渐完备,跟着社会的进步,法律的普及,慢慢的变多人知法懂法,慢慢的就不再有人去触碰这条法律的底线。
王倬会有这样的结局,完全是聪明反被聪明误,还是自己脚踏实地地来的东西才安心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成功案例
站内搜索
联系我们
联系人:陈经理手机:177 1706 1701
电话:021-56387568
邮箱:123848020@qq.com